今天看了最高法的工作报告,不禁让人感慨,人民法院肩负时代使命,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担当。
时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数字经济”,介绍人民法院如何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和影响,而数字经济却在精准抗疫、有序复工、促进消费等方面展现出强劲活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而近期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的涉及人工智能著作权案、网络游戏著作权案等一批新类型案件,通过司法裁判,明确网络环境下新型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保护范围和追责机制,保护和鼓励互联网创新,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充满活力的法治环境。
另一方面,引人关注的杀医、伤医案,最高法也明确了为保护广大医务人员,最高人民法院还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单位联合印发文件,依法严惩侵犯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的各类犯罪,严惩扰乱医疗秩序犯罪,切实用法治手段守护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最美逆行者”。
报告中还指出,人民法院将结合实际推出的一系列惠民惠企司法举措。例如,对涉诉企业慎用强制措施,特别是对不动产、机械设备尽可能采用“活封活扣”措施,尽最大努力做到物尽其用;对复工复产企业申请执行的案件加大执行力度,尽最大努力保障复工复产所需资金及时到位;妥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支持一些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方式,缓解疫情防控期间临时性招工用工困难,引导相关企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共克时艰。
我们相信,如同报告指出的,人民法院肩负时代使命,必将为整个国民经济营造法治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