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鸡西市梨树区法院积极开展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工作,以院、庭长带头开庭办案正式拉开了序幕。真正做到了通过以庭审促公开,以庭审提效率,以庭审保公正,以庭审树权威,以庭审塑形象。
一、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以审判为中心的精神实质。该院及时召开会议,由院长王鹏举主持,主管院长和刑事审判庭、审管办全体人员参加,共同学习了《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我院刑事审判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按照《实施意见》,结合本院具体情况,进行切实可行的安排部署,达成对《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的统一认识。召开了由梨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鹏举主持的联席座谈会,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四部门主管刑事工作的相关人员共同参加了座谈会。通过座谈,大家广泛发表意见,均认为《实施意见》是必要的,对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提高案件质量、提升社会公信力意义深远。检察院、公安局和司法局均表示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与法院保持步调一致。同时达成两个共识:一是有可能判处缓刑、管制的刑事案件判前评估前移至公安局侦查终结后或检察院的审查起诉环节;二是公安局的侦查人员、法制科把关人员及检察院的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人员多次到法院参加庭审旁听。
二、院、庭长带头开庭,起到了模范和引领作用。为了使《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我院院长、主管院长、刑庭庭长轮番上阵,亲自开庭审案,全程录音、录像,并邀请区公安局、检察院的相关人员进行旁听。同时要求我院从事刑事审判的人员参加旁听,并于庭后座谈评议,查找不足,找差距,重新修改制定了刑事案件庭审评查标准。今年1至10月份,院长担任审判长审结刑事案件2件;主管院长审结刑事案件2件;刑庭庭长审结刑事案件44件。院、庭长亲自办案率占我院刑事案件的100%,所结案件无上诉、无抗诉、无申诉,无超审限、无错案,息诉、服判率100%。实现了刑事审判的“五无”效果,确保了案件质量。
三、召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梨树区人大、政协、鸡西市中院、梨树区委政法委、宣传部、检察院、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及梨树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鸡西日报、鸡西晚报、鸡西电视台、鸡西广播电台等媒体记者应邀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法院新闻发言人向有关机关和新闻媒体通报了我院开展的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工作方案、采取的措施、各阶段时间节点和此项工作具体进展情况,并就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了相关解答和解释。
四、精准研判,繁简分流。为使简单案件出效率,复杂案件出精品,该院刑庭在分案和确定审判组织时,认真研判起诉卷宗材料,深入了解案情,把好分案关,当简则简,该繁则繁,合理分配审判力量和资源。今年1至10月份共审结刑事案件48件,适用简易程序的30件,简易程序适用率62.5%。当庭裁判27件,当庭裁判率56.3%。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缩短了审限。审限内结案率100%。
五、从刑事审判规律出发.把刑事审判程序细化为五个步骤,严把“五关”构筑“铁案”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严把定案证据关”。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质就是以庭审为中心,而庭审的中心就是证据。为此,该院紧紧抓住证据的最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庭前会议制度,强化证据裁判意识,坚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严格按照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去审查、核实证据,从而准确采信定案证据。二是“严把案件事实关”。案件事实的认定,也被称为案件事实的发现,是指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适用证据规则对证据材料进行评判,决定采信或者排除后,在此基础上适用经验原则、司法认知、刑事推定、逻辑推理等方法,结合伦理道德、社会经验、生活常识,最终认定具体的案件事实。该院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律,严把案件事实关,依据采信的定案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上尽量还原或者反映案件客观事实。三是“严把法律适用关”。根据还原的案件事实,全面搜索所适用的相关法律,然后综合考虑有无想象竞合,有无法条竞合情况,准确、全面的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四是“严把准确定性关”。根据案件事实和对号入座所适用的法律,综合分析判断案件的罪和非罪、此罪彼罪、一罪数罪,从而进行准确定性。五是“严把科学量刑关”。综合所有的量刑情节,法定的、酌定的、从重的、从轻的量刑情节,结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的规定,确保科学精准的进行量刑。通过积极推进把“五关”、筑“铁案”工程,今年1至10月份,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48件,实现了无上诉、无抗诉、无申诉、无超审限、无错案的“五无”佳绩,息诉服判率100%,保证了案件质效,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